叶朝阳: “多事皆可等 唯有尽孝不能等”

来源: 时间:2018-12-05 点击数:

一直以来的思考

从老家山东章丘来到北京发展多年,家训中起首的3个字“敦孝弟”,是刻印在叶朝阳心里的思乡情怀,更是指引他在人生中奋勇向前的信条。在他看来,孝顺自己的父母长辈,不仅仅是个人的道德行为,也是对社会承担的一份责任。

“一个人能够孝顺自己的父母长辈,就会有一颗感恩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会以情义、恩义、道义去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准则。”叶朝阳说。

如何带动更多人传承孝道文化,是叶朝阳一直以来重点关注的问题。

“我打算拍摄一部以弘扬孝文化为主题的电影,用‘正能量’感染社会,搭建一个‘学孝’‘行孝’‘扬孝’‘助孝’的公益平台。”身为央视老故事频道《我的父亲母亲》栏目总制片人的叶朝阳觉得,还是要从自己最为擅长的领域发力。

“从个体来讲,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从家庭来说,践行孝道,可以长幼有序,促进家庭和睦。家是最小国,国是天下家,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因此,孝道文化的弘扬和倡导有助于促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和谐。”

谈及想要拍摄一部孝文化电影的初衷时,叶朝阳坦言,更多的是在弘扬一种孝道传承的态度,“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都可以等待,唯有尽孝不能等。因为这种等待有可能就是一辈子的遗憾!”

用镜头传播孝道

叶朝阳的感悟来自切身的体会。

“印象中总觉得父亲还很年轻,一直为我撑着一片天空,没想过有一天他会躺在医院的病床上。”2014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叶朝阳猝不及防。

老父亲做完食管癌手术后,叶朝阳当天晚上守在病床边不肯离开。回忆起儿时父亲慈爱的笑脸和谆谆教导的嘱托,他在无边的懊恼与自责中开始反思:把二老接来北京、给他们很好的物质生活,这样孝顺父母到底够不够?

子欲孝而亲不在,世界上最悲伤的事也许莫过于此。“大家每日里四处奔波,有多少人错过了与父母的最后一通电话、离别前最后一次见面、今生的最后一张合影……”万籁俱寂中,叶朝阳决心要做一档电视节目,用镜头记录子女的讲述与父母的影像资料。

“不仅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更是为天下儿女尽孝。”叶朝阳说。

2015年7月,央视老故事频道《我的父亲母亲》栏目以朴实无华的步子迈出了漫漫征程的第一步。

“记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那个单薄且弱小的10岁女孩,还没来得及和父母撒娇,就用自己稚嫩的肩膀帮高位截肢的爸爸支撑起风雨飘摇的家,懂事乖巧的她放学后会满山挖草药为家里赚取生活费,干农活、卖农产品,帮行动不便的妈妈做家务,照顾患有成骨不全症的妹妹……”开播3年多以来,那些曾经参与走访拍摄的孝道故事,总是会争先恐后地跳入脑海,令叶朝阳红了眼眶。

《爸爸的“小拐杖”》是艰苦也温暖的“尽孝趁早”;《6岁女孩撑起特殊的家》是亲情浓于血缘的“以孝为报”;《带上婆婆去出嫁》是婆媳共渡难关的“孝爱传播”;公安题材《替父出征》是儿子为父亲完成心愿的“孝爱无边”;《热心的城管》是儿子听从母亲教导,把群众当成衣食父母的“大爱无疆”……

一个个令人感动的孝爱故事,通过镜头走进千家万户,触痛了每个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叶朝阳用榜样的力量,引领天下子女尽孝行孝,传递社会正能量,传承中华美德。

推动孝道文化进校园

古人曾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正是这份固本之源,让叶朝阳的公益之行有了用之不竭的文化滋养。

2017年1月,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弘孝基金正式成立。叶朝阳身为基金发起人之一,带领成员们开展了大量弘扬中华民族孝道的公益活动,包括“孝行天下”全国公益巡演、孝文化论坛、弘孝公益盛典等,还先后捐款救助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湖南湘西龙山县水田坝乡、湖北恩施盛家坝乡、河北邯郸曲周县特困家庭和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失学儿童。

为传播“孝悌感恩”美德、表彰慈孝爱亲榜样,叶朝阳走遍了大江南北,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演出形式,倡导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社会风尚。

下一步,他将着力推动孝道文化进校园。

“弘孝基金的孝道文化宣讲正走进各大高校,将来还会走进初中、高中乃至小学生的课堂。推动孝道文化进校园,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公益事业。”叶朝阳说,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源远流长,今天的青少年更应学习和践行“孝”文化,“我们将力争通过推动孝道文化进校园,从思想上培育师生行孝向善的美好心灵,在校园内营造出良好的学习孝文化氛围,使孩子们沉浸在孝道文化的浸润中,养成‘行孝为善’的行为习惯。”

版权所有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新一环路北段6号 电话:0816-2202006   邮编:6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