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鲁立的家中,厚厚一摞献血证十分耀眼:200毫升、300毫升、400毫升,有全血,更多的是成分血,即血小板。19年间,他坚持每个月献血两次,如今累计献血量已达20多万毫升。
鲁立以前是搞体育出身,本身就有着健康身体,最早做过游泳教练和健身教练,又因为每个月的献血坚持控制烟酒。当问他这个献血量是不是很多的时候,他谦虚地说:“这个献血量真的不算多。我在参加一个无偿献血者户外活动时,才知道超过20万毫升献血量的人实在太多了……我想只要身体一直健康,就会坚持献血。”
对于自己热心献血的原因,鲁立说,他永远忘不了1999年的那个下午。那天,年仅15岁的他经过一家乡村医院,看到一男子在医院门口举个牌子跪着请求好心人献血。原来,该男子的妻子难产,却因刚献的血不能马上使用,因为需要检测和配型,最终导致孕妇和双胞胎不幸死亡。鲁立当时感到十分痛心,并暗自发誓:“等我成年了,一定要长期坚持无偿献血。”就是那样一次特殊的经历,让他从此在无偿献血和慈善事业上一直默默前行。
从18岁开始,鲁立就活跃在了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每隔一段时间,他就到市血液中心撸起袖子献血。谁也不知道,这个七尺男儿一直非常惧怕小针头,“晕针一直没法克服,前不久来献血时,因没有一针到位,回头看了一下差点晕过去。”鲁立笑着说。
鲁立不但自己坚持献血,还带动身边的朋友组建了民间紧急无偿献血小组,目前累计有100多人加入。一旦血液中心缺血,他就会主动号召小组的朋友们共同去血液中心献血。用鲁立的话说,“我的小组就是紧急备用血库”。
2010年,南京市血库告急,鲁立得到消息后,主动联系血液中心组织了一次活动,小组的成员们全部参加了那次无偿献血。雅安发生地震时,鲁立第一时间就想到血库可能需要一些紧急备用血,于是在单位拉了一条横幅,开展了一场爱心献血的活动。受到他多年无偿献血事迹的感染,很多人纷纷前往献血。
心存善念献爱心,情系社会暖千家。鲁立不但持之以恒无偿献血,还积极参与社会慈善事业。自2014年起,他每年坚持向四川大凉山、贵州贫困山区捐钱捐物,截至目前累计捐赠衣物、学习用具几万件。
鲁立以真情理解社会,用行动感恩社会,曾连续四届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并获“南京市好市民”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