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章,四川荣县人,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语言文字学家,著名的“延安五老”之一。吴玉章出生于耕读人家,少存大志,立志初心:“想做点有益于人、有益于国的事情。”1903年,为求强国之策,东渡日本求学,先后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三个历史时期,始终站在时代斗争的最前沿,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砥砺前行,奋斗终生,是“中国革命最先进最觉悟的老战士”“近几十年里,一部活的中国革命史的缩影”,受到党和全国人民的敬重和爱戴,中共中央两次为其祝寿。毛泽东评价其“一辈子做好事”,“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的有益于青年,一贯的有益于革命”。
吴玉章一生坚持革命,坚持办教育,坚持“要做大事”。自1912年倡导并组织留法俭学会以来,先后担任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鲁迅艺术学院院长、新文字干部学校校长、延安大学校长和华北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达17年之久;1956年9月至1966年12月,担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首任院长。吴玉章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为革命和建设事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
1956年,随着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私有制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很多工商业者、各民主党派人士主动要求思想进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1956年3月,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20次会议通过了《关于组织各界民主人士和工商业者进行政治学习和理论学习的决定》,通过了成立社会主义学院的决定;1956年9月,政协第二届第29次常委会通过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领导人选:院长吴玉章,常务副院长兼党组书记聂真,副院长邵力子、杨明轩、千家驹,秘书长刘孟纯。
1956年10月15日,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社会主义学院开学典礼,吴玉章发表了热情的讲话,对社会主义学院的筹备、学习课程和方法等作了详细的阐述。他强调社会主义学院是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新的政治形势的需要,适应各界民主人士对政治学习和理论学习的要求而成立的。设立学院的目的,是帮助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以及各方面民主人士中的高级干部提高政治理论水平,以便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学院,就是要学习社会主义,也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院开设的课程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革命史,以及一些重要时事政策的学习、参观。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性质、任务决定了学院独特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提倡自觉自动的学习,采取自由、自愿、自觉的“三自”原则,实行“三不”(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方针;但也要遵循必要的制度安排,如遵守课堂纪律,除特殊情况外不能迟到早退等。吴玉章还强调社会主义学院的学风,“在学习中,教师和学员应该是互为师生,互相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使‘教学相长’,以求共同提高”。
在开学典礼讲话中,吴玉章还谈到了理论联系实际问题,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完整、正确的学说,要花功夫,必须系统、艰苦的学习,才能得到全貌。在学习过程中,不要求学员死读条文,对课程也不要求死记,而是要精通,然后运用。精通的目的在于应用,学会将理论运用于实际,解决问题。提倡开动脑筋,独立思考,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学习质量;“理论联系实际,是共产党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必须大力提倡。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才不致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吴玉章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结合的典范。在讲话中,强调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目的,是要学会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批判的吸收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生长的根,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遗产。他倡导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整理我国古代学说合理的部分,做到古为今用,焕发传统文化的生机和活力。
吴玉章在担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院长的时间里,尽管工作繁忙,社会事务众多,但仍极其关心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建设和发展,关心学员的学习和生活;不顾年事已高,身体力行,参加学员班开学典礼和结业典礼,到学院听课、讲话和作报告,践行自己“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的人生箴言和奋斗精神,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革命,献给了教育事业,真正做到了“几十年如一日”、“一辈子做好事”。